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为了研究环境对生物产生的影响,他们搜集了一些资料,根据当地政府的生物多样性报告,研究了近二十年来当地稻田青蛙数量的变化。根据报告中的数据,做成了如图所示的变化图线。

(1)根据图线中青蛙数量变化规律,请预测该地区2010年每亩稻田中青蛙的数量为_____;
(2)通过调查和走访,研究小组同学了解到当地存在以下情况:①降雨量逐年减小;②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减小;③工厂化水平大幅提高,兴建了许多造纸厂;④农业生产上大量施用了化肥和农药。你认为_____(填序号)有可能造成当地青蛙数量的变化;
(3)该兴趣小组还认为除草剂的使用有可能是造成青蛙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他们开展了一项实验研究。研究步骤如下:
第1步,将常用的稻田除草剂“稻草隆”配制成浓度为25毫克/升的溶液。
第2步,在溶液中投入30尾蝌蚪,观察蝌蚪的反应,每隔24小时记录一次。
结果如下表所示:

由此,他们得出结论:除草剂“稻草隆”影响了蝌蚪的生存。
①请计算一下,表格中“    ”处的数据是_____;
②该实验所要研究的问题是_____;
③该实验存在的一个缺陷是_____。
当前题号:1 | 题型:None | 难度:0.99
春雨潇潇,滋润万物。然而有些雨水,却能腐蚀建筑物和户外雕塑,使植物枯萎。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样的雨水具有较强的酸性,叫做酸雨,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酸雨对植物的生长会有影响吗?小明同学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制定计划并实施:①在一个花盆里播 10 粒大豆种子,等它们长成幼苗后做实验;②向食醋中加清水,配制成“模拟酸雨”;③向花盆里的大豆幼苗喷洒“模拟酸雨”,每天一次,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实验结果:几天后,花盆中大豆幼苗全部死亡。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此实验中小明同学提出的问题是_____。
(2)小明同学制定的计划主要不足之处是没有设置对照组,你认为下列哪一组可以作为其对照组_____。
A.另取一盆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每天喷洒一次等量的清水
B.另取一盆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既不喷洒清水,也不喷洒“模拟酸雨”
C.另取一盆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并放在阴暗的环境中
D.另取一盆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并放在低温的环境中
(3)有人认为只要用 1 粒大豆种子做实验就行了,你认为_____(填“行”或“不行”)。简述你的理由:_____。
当前题号:2 | 题型:None | 难度:0.99
猪笼草是如何将“捕食”到的小昆虫消化的呢?小黄摘取猪笼草的一个笼子,并将其切开后,发现笼的内壁会分泌一种透明的液体,如图所示。小黄想:这种液体是否像人体内的消化液一样呢?于是,他设计并进行了实验:

①取甲、乙两支洁净的试管,分别加入1cm3瘦肉块,向甲试管中注入2mL新鲜的猪笼草内壁分泌物,乙试管中注入2mL清水,充分振荡两支试管。
②将甲、乙两试管放入37℃的温水中进行水浴加热1小时。
③观察发现甲试管中瘦肉块明显变小,乙试管中瘦肉块无明显变化。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猪笼草分泌的这种液体中可能含有_____酶。
(2)若要验证溶液酸碱性对该分泌物活性的影响,应该如何设计实验,请阐述实验设计方案_____。
当前题号:3 | 题型:None | 难度:0.99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食物中的淀粉、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为什么要先进行消化,才能被吸收呢?
(查询资料)班氏试剂与葡萄糖混合沸水水浴后,会出现砖红色沉淀;班氏试剂与淀粉混合没有明显现象。
(设计实验)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固定装置已省略)
步骤一:在A中玻璃管内加入5ml淀粉溶液,B中玻璃管内加入5ml淀粉溶液与适量肠液,并置入烧杯中,在A、B烧杯中加入37℃的蒸馏水并保持恒温;
步骤二: 一段时间充分反应后,在A、B烧杯及玻璃管内各加入适量班氏试剂,混合后将装置放入沸水中水浴2分钟;
步骤三:观察A、B烧杯及玻璃管内的现象记录在下表中。
 
A玻璃管
A烧杯
B玻璃管
B烧杯
现象
不变色
不变色
砖红色沉淀
砖红色沉淀
 

本实验是一个模拟实验,装置A、B中的半透膜是模拟______。
(分析)比较装置A、B中的现象,能说明______。
结合所学知识和以上模拟实验结果,帮助回答兴趣小组同学疑问?______。
当前题号:4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小明在化学晚会上观看了“瓶吞鸡蛋”的魔术(如图1),看到鸡蛋被吞进瓶内,小明思考:瓶能吞蛋,能不能吐蛋呢?他进行了如图2实验,注射器中的试剂P是稀盐酸,结果鸡蛋真的吐了出来。请结合化学反应、压强等科学知识解释“瓶吞鸡蛋”和“瓶吐鸡蛋”的原因。_______
当前题号:5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小贝要比较花生仁和核桃仁在人体内所能提供的能量的大小,按照图甲装置进行实验:

a.分别称取1克花生仁和核桃仁,并将它们分别粉碎
b.在上图所示装置的试管中加入10毫升水;
c.测量井记录加热前的液体温度
d.将粉碎后的花生仁放在燃烧匙中,然后在酒精灯上加热到自行燃烧,即马上放于试管下方,使其完全燃烧干净
e.测出水的末温
f.在同样条件下,再用核桃仁重复以上实验
(1)实验中通过___________来比较食物中含有能量的多少。
(2)小倪同学改进了上述装置(如图乙),改进的好处是___________

(3)全班同学都采用小倪同学的改进装置进行了实验,数据如下:
 
1克花生仁燃烧放出的能量(单位:焦)
1克核桃仁燃烧放出的能量(单位:焦)
一组
7.261
11.844
二组
8.108
11.860
三组
9.576
12.390
四组
9.850
13.860
五组
9.762
13.860
六组
7.480
11.592
 
比较表中两组数据,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当前题号:6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为了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的生长发育有何影响,某科学兴趣活动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第1步:将20只生长发育状况相同且健康的蝌蚪,平均分为A、B两组。
第2步:A组蝌蚪每天饲喂一定量的含适量甲状腺激素制剂的饲料,B组蝌蚪每天饲喂等量却不含甲状腺激素制剂的普通饲料,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育一段时间,
第3步:观察并记录A、B两组蝌蚪的生长发育情况,A组蝌蚪个体生长发育迅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就变成了一群小型青蛙,B组蝌蚪仍处于蝌蚪阶段,只是个体长大了一些。
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设置B组实验起到了很好的________作用,增加了实验的说服力。
(2)据此实验现象,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
(3)要想在实验室观察青蛙的发育全过程,适宜的培养条件应该是________(填序号)。
①低温②适宜的温度③玻璃缸敞口④玻璃缸密闭⑤未被污染的河水⑥自来水
当前题号:7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小敏用酸奶机自制酸奶:将酸奶机内的容器放在沸水中煮5分钟,取出冷却,将买来的盒装鲜酸奶和乳酸菌粉(里面含有大量活的A乳酸杆菌)倒入其中,充分搅拌后,放入酸奶机中,设定加热温度(38℃)和时间,进行发酵.回答下列问题:

(1)将容器放在沸水中煮5分钟,目的是___.
(2)乳酸杆菌的营养方式是___(填自养或异养)。
(3)查阅资料:资料1:不同温度下,A乳酸杆菌菌株生长情况如表所示。
资料2:在38℃和适宜的环境下,每毫升奶中含有的A乳酸杆菌活菌数随发酵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资料3:每毫升酸奶中的A乳酸杆菌活菌数越多,酸奶的品质越好。
表:不同温度下A乳酸杆菌菌株生长情况表
菌株编号
温度/℃
 
2
10
25
38
42
53
60
1
-
-
++
++
+
±
-
2
-
-
++
++
+
±
-
3
-
-
+
+
+
-
-
4
-
-
++
++
+
-
-
5
-
±
+
++
+
±
-
 
每毫升奶中A乳酸杆菌活菌数与发酵时间的关系
注:++表示生长极好;+表示长生良好;±表示菌体很少;-表示无菌体。
根据资料,小敏制作酸奶时应将温度控制在___范围内;发酵最长时间不宜超过___小时。
当前题号:8 | 题型:None | 难度:0.99
食盐我们每天都摄入,爱思考的小明想,浓度的盐水会不会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呢?在老师的指导下,他设计了以下探究实验:
(1)实验步骤:
①取两个培养皿分别编号甲、乙,底部垫有四层纱布。向甲培养皿倒入一定量的低浓度盐水:向乙培养皿倒入___,作为对照组;
②甲、乙培养皿分别加入正常的饱满水稻种子100粒。每个培养皿不能只用一粒种子的原因是___;
③置于25℃和有充足空气的相同环境下培养。每天观察一次,连续7天记录水稻种子的萌发情况。
(2)实验结果:甲组水稻种子的平均发芽率为92%,乙组水稻种子的平均发芽率为93%;
(3)得出结论:低浓度的盐水不会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
小华认为实验存在不足,小明得出的结论并不准确,小华的理由是___。
当前题号:9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农民伯伯播种时,从来不需要考虑种子的朝向,小明对此很好奇,植物根的生长方向是否与播种时种子胚根的朝向有关?为此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把4粒同样大小、同样饱满浸泡过的玉米种子摆放在培养皿的底盖里(如图乙),在玉米粒间的空隙处填上普通棉花团,让棉花略高于玉米粒;
②剪一块比培养皿底盖稍大的吸水纸,完全浸湿,使之恰好能盖住玉米粒和棉花,将玉米粒固定在培养皿中;
③将培养皿侧立起来,用透明胶带纸将培养皿的两半封在一起。将培养皿侧立置于橡皮泥上,放在黑暗处;
④每天至少观察一次,当玉米粒开始萌发时,每天在固定时间观察,并绘出简图,表示出每颗玉米粒的根和芽生长的方向,共观察5天。

(1)将4粒种子朝向四个不同方向的目的是________ 。   
(2)如图乙所示,种子D正常萌发后,其根的生长方向是________。   
(3)经查资料,小明知道此实验中玉米芽与根的向性生长与________有关,与胚根朝向无关。   
(4)老师看过小明的方案后,认为还可以改进,请你给小明提出一点改进意见:____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None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