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4日——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符号,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1世纪时,古罗马博物学家普林尼在其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著作《自然史》中把中国叫做“丝之国”,古罗马的贵族都以穿着中国丝绸为荣。他还说中国出产的钢很硬,质地很好。17世纪以来,许多欧洲国家的宫廷和王公贵族更是竞相购藏中国的瓷器、漆器和丝绸、刺绣,甚至不惜重金到中国定做,运回国内珍藏起来。
(1)根据材料指出中国古代手工业产品在海外市场的地位如何?
材料二 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全面的开放与广泛的交流使唐朝文明更加辉煌。
(2)写出唐朝时沿丝绸之路西行去天竺求佛法的人物?
材料三 如下图标志着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到了极盛时期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从海上交通的角度来看有何重大意义?
材料四 英国想当世界霸主,做的是海洋文章。……在其海洋称霸的3个世纪中,英国获得了遍及全球的海外殖民地,面积比它本土大150倍。这大大扩充了海外贸易,由此也刺激了英国本土的经济发展……引导了英国先于欧洲任何国家的工业革命。……大英帝国崛起了,英国骄傲地称自己是“日不落帝国”。

——摘编自张炜《大国之道·船舰与海权》

(4)结合材料分析,材料三与材料四所反映的海上活动在目的上有何不同?
材料五  “一带一路”的根本属性是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从历史上来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过去的交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共融共生的关系。如今,“一带一路”65个国家,人口是44亿,占全世界人口的63%.中国虽然是“一带一路”的倡议国、主导者,但不会以老大自居,而是有事好商量,发展共建,利益共享。让“一带一路”上的国家真正得到好处、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才是中国发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初衷。

——中国网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一带一路”适应了当今怎样的经济发展趋势?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世界文明源远流长,各地区都曾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人才。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内,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
(1)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的著作《农政全书》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2)古希腊在梭伦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3)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于1894年完成《英雄交响曲》,该部作品与拿破仑有关。
(4)“发明大王”爱迪生的名言:“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再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当前题号:2 | 题型:判断题 | 难度:0.99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
(1)三国时,孙权派将军周瑜等率领万人的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台湾地区的联系。
(2)1915年,陈独秀在北京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了《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3)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周年而排演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一经演出,便广受欢迎。
(4)从雅尔塔会议开始,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
当前题号:3 | 题型:判断题 | 难度:0.99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
(1)战国时期,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大规模民族交融。( )
改正:   
(2)严复等主持的《时务报》,以“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为目的,号召变法图强,成为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 )
改正:   
(3)鲁迅的《狂人日记》,深刻反映了整个民族的精神弱点,成为批判国民性的经典之作。( )
改正:   
(4)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因此被称为“非洲年”。( )
改正:
当前题号:4 | 题型:判断题 | 难度:0.99
捍卫领土主权的完整,维护国家统一是任何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利益,需凝聚各种力量开展不屈斗争.结合所学回答:
(1)边疆的安定是盛世之基。面对西方殖民者对台湾的威胁,康熙帝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何历史意义?
(2)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建立了什么战线?这一战线建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二战初期,面对法西斯的疯狂进攻,国际社会逐渐走向联合。请举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后,逐渐扭转战争形势的两例重大战役。
(4)国际社会走向联合,最终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你有何感悟?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
(1)东汉明帝时,派兵出击匈奴,并派甘英出使西域。他得到西城各国的信低,使西域各国重新与汉朝建立联系。
(2)中国方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献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中国“两弹一星”的成功,是以钱学森、袁隆平为代表的科学家自力更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的伟大成就。
(4)卡德纳斯改革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为埃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当前题号:6 | 题型:判断题 | 难度:0.99
《三国演义》里的“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而它们都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有关。这场战役是(  )
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某同学在预习《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这一单元时,做了几张卡片方便记忆。其中一张与史实不符,这张卡片是
当前题号:8 | 题型:判断题 | 难度:0.99
三国时期船队曾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与台湾地区联系的国家是()
A.吴国B.蜀国C.秦国D.魏国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内容体现出西晋时期历史状况的是
①篡权建立的封建王朝
②短期统一
③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交织在一起 
④被农民起义推翻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